香港出生,到台湾升学后落地生根,如今在台湾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在香港生活的时间。担任传媒工作,长期观察并融入当地社会,是一个应该很有资格被称作台湾通的香港人。
所谓时势造英雄,岛内近日一批英雄——“铲子超人”横空出世,人数更是超过五万之多,顿时占据各大传媒重要版面。
这批英雄之所以说是“时势”造成,源于9月下旬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,导致18死、157伤、6人失踪。不少传媒认为灾害原因,是民进党当局明知却不及早防范,且并频频卸责,导致灾难发生后一天之内就有超过三万民众,以行动表达对当局或者花莲县政府不满,拿着一把铲子冲往灾区协助灾民清理家园,成为舆论口中的“铲子超人”。
堰塞湖溢流后,花莲光复市区一带满目疮痍。
花莲在7月底受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夹带的雨势引发山崩,并于万荣乡马太鞍溪上游处形成堰塞湖,根据公开资料,堰塞湖储水达2亿立方公尺,坝高近200公尺。其后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暴雨影响,于9月23日,逾1500万吨湖水冲破堤防溢流,卷带大量泥沙,灌入花莲光复市区一带。洪流水深超过一层楼,灾后污泥淤积,却未见当局展开大规模救援,于是三万多名民众在一天之内,不约而同拿着一把铲子从各地涌进灾区。期间虽然有部分“铲子超人”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离开,但到中秋节连续假期,又再度涌入两万多人,且多为协助后续重建的水电专业人士。
事发后,部分专家认为这次灾难其实能及早预防,只不过因为执政的是民进党政府,堰塞湖所在地花莲县除了是国民党执政外,还长期是蓝营的票仓,反正这里的人无论死活,大多不会投票给绿营,以致执政当局有意无意忽视危机。堰塞湖形成之后,中央负责处理的“农业部”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与相关单位,只进行空拍勘察和评估,并未采取行动疏导湖中积水或引流,也没有在强台风桦加沙逼近、豪雨发生前,发出警告要求下游民众疏散。种种行径之目的,都在于绿营判断一旦发生灾害时,可归咎在花莲执政的国民党籍县长无所作为,影响下次地方选举结果。
民进党当局这种底气,源自于本身执政权有庞大资源,一旦发生灾害,便能趁机展现救民于水火的姿态,调动军人、警察和消防投入救灾。可惜事与愿违,堰塞湖溢流除了冲毁连接外部的桥梁,夹杂的大量泥沙更阻塞主要道路,大型救灾车辆一时间无法进入,导致灾区外民众看到的,是当局无意救灾或者救灾不力。
数万名“铲子超人”涌入灾区。
绿营开始时并不看好三万多“铲子超人”,还有人批评他们影响救灾。但事实上,由于大型挖土机等车辆无法进入,“铲子超人”可徒步抵达并发挥愚公移山的功能。据几位自动自发前往灾区的朋友表示,当他们以铲子清理完一处区域时,大型救灾车辆才姗姗来迟抵达现场,反而引起灾民抱怨当局未尽力救灾。
赖清德在事发两日后前往灾区视察,但表现出来的一派轻松,以及对灾民的慰问内容言不由衷,引发诸多批评。
赖清德视察灾区的态度一派轻松,引发批评。
所谓“灾难政治学”,向来对当地选举都能产生极大影响,绿营因而筹划将黑锅丢给花莲县政府和国民党。与赖清德同样出身台南的绿营“立委”王定宇,更在一个只有党政高级官员和“立委”的群组,tag了“行政院”秘书长张惇涵、副秘书长阮昭雄及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三人,建议透过传媒、第三方释出澄清且“具杀伤力”的信息,以利友军、民进党“立委”和政务人员接着反击。
可惜群组内竟然出现“内奸”,截图放料给传媒,不但让这个反击行动无疾而终,王定宇的社交媒体账号被民众洗版,舆论更痛批吃人血馒头,他最后愤而退出群组。
一场堰塞湖溢流灾害,点出岛内防灾网络受到政治操控的真面目,人命值不值钱,竟然和政治倾向有关。绿营引以自豪的台式民主,在天灾前竟现出原形,显得如此丑陋。
Photo:图片由作者提供
《经济通》所刊的署名及/或不署名文章,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,并不代表《经济通》立场,《经济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。
暂无读者评论!